合作伙伴|
当前位置: 金年会_金字招牌(中国)官方平台 » 关于金年会 » 合作伙伴应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默克尔邀请,国务院总理于当地时间9日开始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会见德国总统高克,同默克尔总理共同主持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分别出席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和中欧论坛汉堡峰会并发表演讲。在德国的两场讲话透露出什么新讯息?此次访德有哪些新成果?中欧合作有哪些新前景?中国政府网邀请了中国前驻德大使梅兆荣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史世伟对总理出访进行深度解析。
梅兆荣表示,总理选择将德国作为访欧第一站的根本原因在于,今年3月份习主席访问德国的时候双方对于中德两国关系的定位做了一个新的定义,就是说两国的关系是“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关系”,而且当时就商定,这个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是什么,要进一步加以阐述,同时商定在总理访问德国的时候,把双边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加以具体化,并制定一个中德合作的行动纲要,这个行动纲要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建立中德之间的创新合作伙伴关系。
梅兆荣认为,总理此次访德的两大关键词分别是“创新”与“开放”。创新是一个目的,是双方共通的理念。中德两国都认识到要提升本国经济,提高产品水平必须通过创新来完成,而综合两国优势的必经之路则是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双赢。因此,创新与开放两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史世伟补充认为,德国和中国是最大的经济体国。发展两国经济关系必须要有很好的框架条件,框架条件是政府之间制定的,所以政府之间的高层互信非常重要。中德两国领导人频繁会晤即体现了两国之间的高层互信,说明中德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这样的互信让我们的总理可以在非常轻松的环境下探讨合作的问题。
梅兆荣提到,默克尔总理邀请总理参观超市,并购买两张明信片签字送给克强总理,同时请他转送给家人,这是德国人表示一点心意和友好感情的习惯,是德国文化的表现。这种做法所体现出的“新意”也并非首次,从过去默克尔总理访问中国,和总理在菖蒲公园散步就开始了,这从外表看好像是一个花絮,但实际上体现了两国关系亲密和融洽的程度,是一种衬托性的气氛。这种情况只有在两国国家关系非常融洽、合作、友好的情况下才能做得到,在某种程度上这既是一种人之常情、花絮和气氛,但也是和双边的政治互信、政治经济合作的密切程度分不开的。
史世伟表示,中德两个国家距离非常遥远,文化、历史差异都很大,能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去年5月份总理访问德国的时候,一块吃饭,总理就说我喜欢喝红酒,默克尔总理的表情非常认可,他这一说,因为德国人非常喜欢喝红葡萄酒,这就把距离拉近了。
梅兆荣表示,鲁班锁代表我国非常有名的木匠鲁班,也是非常著名的奖项之一。同时,鲁班是一个理念,鲁班的很多技术和理念在欧洲是很特殊的,比如我们很多古建筑都是木制衔接相互咬住的,没有钉子,对房子很重要,不会倒塌下来,这是非常重要的技术,也是中国古代的创造。与此同时,这个锁是在天津的一个技术培训学校制造出来的,用的是德国的机器设备。这个学校实际上是按照德国的双元制职业培训制度或者他们的技术来建立起来的,是我在德国当大使的时候,德国政府给中国提供的发展援助。这把中德合作共同生产的锁和这次访问的性质有许多共通之处,总理在中德经济经济技术论坛送出这把锁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代表着我们要继续过去这种传统,今后要在创新的领域里更好更深入地合作。
史世伟认为,合作需要互利双赢,双方都要有一些东西,不是说我单纯依靠你的技术。所以一个鲁班锁就体现了中国人的技艺。有人说中国只是在技术上在历史上对世界有一些贡献,但是没有科学。实际上科学和技术是不能完全分开的,如果没有基本的原理很难真正地产生一些技术成果或者商业化,我国和德国合作当然要借鉴德国的很多技术,比如这个锁是用德国的机器做的,而且是在推广德国双元制非常成功的培训体系的学校里制作出来的,但是采用的是中国人的想法和技术,这就特别能够契合创新合作的题目。
梅兆荣表示,总理在演讲中针对当前中德关系的状况以及德国工商界对中国的一些想法,做了一个内容非常生动,说服力很强的演讲。他讲到中德关系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经济高度融合,但现在还要进一步创造新的黄金时代,那如何再前进一步,再深化一步?那就是要进行进一步的开放和融合,因此提出创新合作伙伴关系。一是新的开放政策是更加积极主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从地域上我们过去只是开放东部沿海地区,现在我们向内陆和沿边地区开放拓展了,西部地区、东北沿边地区、内陆中部地区都在开放。从产业上来看过去我们主要是制造业开放了,我们的金融、服务业是不开放的,现在我们服务业也开始开放了,这是一点。另外开放的途径也不一样,过去就是贸易,就是进出口,现在不仅是贸易,而且还投资,还要搞创新,我们不仅是“引进来”,也要“走出去”了。现在的内涵大大地扩大,这是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开放,而且是我们积极主动的,我们意识到这个开放对我们中国进一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出于自身的需要,出于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
二是营商环境更加规范化,公平、透明。我们现在外国企业到中国来经营的环境更加法制化、更加国际化,中国人跟国际上更加接轨了。具体的含义就是外资和内资在市场准入、政府支持或者是保护合法权益方面会一视同仁,而不是对外资在某种程度上有特殊的规定。
三是互利共赢的或者是双赢、多赢的开放。总理在演讲里也讲了很多具体的例子,比如他说我们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30%,是世界经济增量的30%。这个数字是不小的,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过去毕竟是落后的,现在能够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30%的贡献这是很了不起的数字,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梅兆荣还提到,总理在讲话中有一点,提到中国经济今年增长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中高档的速度,在世界范围里还是较高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的新增就业人数不降反升了,这就证明双方之间的开放有了成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得益。
史世伟补充,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这么多年,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像一些外资在中国的垄断行为,前一段对一些汽车零配件的价格过高也进行了反垄断调查,现在对此就会有一些顾虑。有些外资说中国现在已经发展很好了,过去中国总是说我们要向国外学习,现在我们越来越变成竞争对手了,所以中国现在是不是会放慢开放的步伐,而这次总理特别谈这个开放也提到这个方面。我们还有很多要向国外学习的地方,中国这些年虽然是10%的增长速度,但是人均增长还是很低的,中国还有很多比如城镇化的问题、城乡差别的问题,东西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国外还有很多经验让我们学习。此外,中国一直是很开放的国家,在保持我们基础的价值观的情况下一直向国外学习,制度包括价值观等。强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就是在中国经济已经有很大增长的情况下还要强调开放,而且还要更深层次的开放。另外考虑到国外一些质疑,总理同样给予回应。比如我们以后的开放要对市场准入的核准制变成备案制,基本上以后外资和内资企业完全一样了,同等对待。而且对于知识产权的问题也很重要,他讲到国外知识成果我们要学习,但是也要尊重人家的知识产权。这样的一些东西也给了外国企业和领导人坚定不移开放的承诺。
梅兆荣表示,总理在讲话中明确表示,中德共塑创新,首先要明确双方优势,共同协商做到取长补短。现在创新领域比较明确的有几条:工业、科技、农业、教育、环保、城镇化、医疗等等,同时德国12位联邦部长以及我国14位正部长的阵容说明我们拥有共赢理念,探讨中德之间合作如何在世界范围内创造新模式,将两国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强调互补双赢。同时,政治互信是中德合作的前提,两国社会政治制度不一样,对问题的看法也不一致,这要经过一定的磨合,有时候还要进行争论,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总的目标就是大家要进行合作,互利共赢。
史世伟强调,把创新作为合作的新的重点,这也和两个国家各自在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有一定的关系。现在都存在着一个结构转型的问题,欧洲在20世纪晚期与美国和日本比是有一些差距的,所以欧盟制定了里斯本战略,在2010年把欧洲建成一个世界上最强的知识经济的国家,这个目标还提出一个很具体的,就是让大家把研发的数量和投入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3%。所以德国在欧盟整体方针的指导下制定了2006年的第一个高科技战略,后来又把这个高科技战略扩展到2020年,这就是从知识经济这个角度来考虑。中国同样也存在一个问题,中国这么多年的开放、改革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粗放型的投资和出口,现在中国也在转型,就是我们内生型的增长要转向多靠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使得增长再上一个台阶。所以在这点上两国有非常强烈的契机,从而在创新这方面进行合作。
梅兆荣谈到,世界上的舆论就是说总体上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情况不太好,所以这种情况下他们看到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过去相比也在下行,过去10%左右,9%以上,现在是7.4%、7.5%,我们的目标是7.5左右,所以我们要向欧洲人解释清楚,就是中国的经济形势究竟怎么样,是好还是不好?中国的发展前景如何?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我们采取哪些举措,所以这次的讲话就是要解决这么一个问题,针对性很强,而且总理举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所以这个讲话虽然是在德国,但是中欧论坛是面向欧洲的。
谈到总理说经济发展不是短跑改革对经济是一种刺激,史世伟认为,上次金融危机的时候各个国家反映都很快,2008年金融危机时马上刺激政策,美国是7000亿美元中国是4万亿人民币,从短期来讲,在当时经济出现这种下行的情况下,当时采取这样果断的措施是对的,后来证明也是起到了作用,但是他也有一定的弊端,就比如在中国可能造成了一些大规模的投资,有些投资可能比如像房地产可能就造成一些泡沫这样的问题。德国一致认为货币稳定是最重要的政策,是有优先性的。所以对用财政刺激一直持否定态度,因此带领整个欧洲的还是以稳定为目标的政策。现在有人认为中国经济有些下行,过去10%,现在增长7%,还是很高的增长率,但是对就业压力也很大,对此总理也给了回应,在短期有人说我们再搞一个刺激政策怎么样?但是我们就说我们肯定不要搞这样的刺激政策,微调可以搞一些,适当地、有选择地搞一些投资项目,因为我们国家投资还是有一定余地的,在基础设施这方面。更关键的是,我们从长期考虑要通过改革释放这个能量,一种好的制度对人的迸发力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一个国家的增长关键是要靠企业家,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要考虑,但是企业家创新的作用和精神会推动经济的发展,所以要给企业家松绑。我们现在采取了很多这样的措施,比如给中央企业解困、贷款,减少审批,另外从宏观方面也要做一些工作,比如金融经济的改革也要更加开放,会有汇率的改革,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让各个国家在世界贸易上多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这会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梅兆荣补充,针对欧洲人对中国经济现在一定程度上下行的看法,总理做了非常有说服力的解读,一个解读就是看一个国家的经济速度不光看眼前的速度,还要看它的耐力和后劲,这两个词用的是非常妙的,是很有说服力的。第二个他就讲到了我们现在中国的经济政策,宏观调控思路是有所创新的,不是采取了过去大满贯的量化的经济刺激,我们采取的是改革、创新的道路,我们是有定向的调控,这是一个新的思路,另外就是我们的后劲耐力,中国的抗风险能力是比较强的,
史世伟表示,中国加入WTO后开放程度已经很高。从关税角度讲,比如我们IT产品完全是零关税的,很多工业产品关税非常低,几乎和发达国家差不多了,只有汽车还有25%的关税。从准入条件来讲,我们现在不仅工业开放、服务业也都开放。当然,我们以前一段时间从产业这个角度来讲还是进行了一些调控,因为一个很重要的调控工具就是我们的一个外商指导名目,这大概两年更新一次,最近一次更新是2013年,我们把外商投资进行一定引导,比如是属于鼓励型的还是允许型的,甚至有禁止型的。因为有这个必然要有审批,特别是审批还分不同的,比如10亿以上由发改委直接审批,10亿以下由地方直接审批。另外还有一些行业我们对外商参股比例有一定限制,不能超过50%,不能多数,这对外商有一定的限制,其他行业都放开了,有一些行业都是外商独资的,也要考虑外商的利益,从企业经营角度来考虑,合资企业就像夫妻一样,弄不好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另一方面开放市场是双方向的,国外同样也要按照WTO的承诺,比如提出给中国企业从国家框架条件下,一方面要向中国进口高科技产品,尽快解除对中国产品的限制,原来欧盟还有一个条约对中国产品进行限制,另外开放他们的采购市场,比如让中国高铁也参与他们的采购市场,竞争很关键,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的是竞争,竞争与合作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德国不怕竞争,我们中国也不怕竞争,我们一方面在竞争中又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
梅兆荣介绍,纲要的重点在于“创新”。创新领域主要是工业、科技、城镇化、农业、医疗卫生和教育,这些领域都是现在我们国内很关注的领域,也就是我们国内要着力解决问题的领域,这个领域的合作很广,都是结合着双方的需求和条件。我们不光谈了双方合作的项目,德国方面、欧洲方面也会给我们提出一些愿望,要一些市场准入,这是他们经常老生常谈的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对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同等待遇等等,但是这次克强总理在讲话中或者内部会谈当中会明确提出对欧方或者德国方面具体的期待和要求。比如要限制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的限制要放开,比如对中国在欧洲和德国建立一些银行的管理过严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放松放宽。这体现了我国地位的增长。史世伟说到,纲要的内容十分务实且全面。实际上中德创新合作是建立在以前已经很深入的合作的基础上,有些平台都是以前已经存在的,只不过现在要搞得更好。此外,中德双方开展工业4.0的合作,这是专门作为一节单独拿出来的,这就有很深的含义。因为大家知道德国是在发达国家当中唯一没有放弃制造业的一个国家,不是说放弃,其他发达国家制造业都有所减少,原来老牌的发达国家,只有德国它的制造业在前十年虽然有这么多新兴工业国家挑战,他的制造业由原来占国民生产总值23%左右增长到25%。德国为什么这样?就是因为制造业有比较优势,制造业非常强大,所以德国在制定高科技战略中有所为有所不为,他特别强调在制造业工业化方面更上一层楼,所以提出工业4.0。4.0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信息技术,互联网,互联网引入之后我们就可以把这些联系起来,过去程控机床当然是自动化,但它不是把整个产业链都链接起来的,比如你设计一个程控是一个硬件、一个软件,必须先投入使用,这个环节完了以后再设计一个软件,现在是可以实时把这个过程整个地统一在一起。这里还有一个就是除了互联网就是物联网,物联网的一个核心技术就是网络物理融合系统,这个核心技术实际上就使得把这种网络所有的机器之类的都嵌入到计算机,等于把计算机嵌入到物体中,可以互相配合和协调。新的工业4.0的标志就是智能化,产品智能化的好处有几个方面:一是产品本身可以更个性化,物联网可以自己调解,可以根据订货者的需要进行生产;二是对资源生产力有大大提高,智能化以后可以选用的能源消耗非常少的方式来生产;三是对人的生活的改变,这样可以联在一起分散化,可以在家生产,所以生活和工作有了全新的模式出现。
史世伟说到,一个是我们又决定买了70辆A320的航空飞机,因为我们国家航空的发展非常快。另外还很重要的就是也跟我们在合作纲要里强调的在航空航天领域合作有关的,我们签了这样的协议,空客330要在天津组装厂进行组装,另外还有很多配件也要中国生产。另外还有关于德国电信和中国电信合作的问题,这都是很大的合同,都是一些大企业之间的。另外还有合资厂在中国比如奔驰的合资厂,奔驰北奔合作公司要扩大投资10亿欧元,另外刚才我谈到的一汽大众和中国一汽集团合资企业继续延长的问题。
史世伟认为,这次总理访欧非常关键的一个成果就是双方的创新合作纲要的政府磋商,不仅仅是签订合同进行交易,更多的是展现了中德创新合作的伙伴关系。明年中国CEBIT是在汉诺威最大的信息及通信技术博览会,中国作为博览会的主办国,这就是一个很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具体的成果,因为你作为主办国来讲你必须在这个会上拿出最好的产品,最大的展台。中国过去已经承办过一次主办国了,对中国产品的推出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梅兆荣强调,第一商业合同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长的,有的谈了好几年,现在趁总理访德的时机加以签署,有的是几个月,但都是比较长的时间。第二落实这些协议也需要时间,第三点所有这些协议都是经过双方在某种程度上的谈判,意见的交换等等才最后达成的,总体上对中国是有利的,国外许多优点长处我们还需要学习,只有通过合作才能积累更多的经验,技术方面有更多的长进和实践。
梅兆荣表示,中德建交42年,在这段时间中中德关系发展很快,由双方对彼此一无所知,到精英阶级的相对了解,再到现在双方建立互信关系,通过开放彼此交流认识。德国人因为是发达国家,有优越感,所以他没觉得有紧迫感,要了解中国的情况,现在有紧迫感了,了解到中国的市场对他至关重要,德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中国市场,所以他要了解中国。当然这是时间的问题,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过去对中国有各种各样的看法,需要在实践当中慢慢了解。(薛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