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伙伴|
当前位置: 金年会_金字招牌(中国)官方平台 » 关于金年会 » 合作伙伴2019年4月26日,习和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外方领导人共同步入会场。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走四方固然辛苦,但收获是‘朋友圈’越来越大。”3大主场外交、5场国际会议、7次国事访问,在国内接待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国际组织负责人等60余人次……这一组数字记录了2019年上半年习主席外事工作的繁忙。
习主席把舵领航,从春暖花开的欧洲三国到中国的老朋友俄罗斯再到“山地绿洲”吉尔吉斯斯坦、“高山之国”塔吉克斯坦以及与中国世代友好的朝鲜,中国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持续拓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不断开创。
广交朋友,深交朋友。截至目前,中国已建立110对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朋友圈”越来越大,“伙伴网”覆盖全球,已成为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
回望历史,新中国外交何以如此重视“结伴不结盟”?究其原因,是中国一心一意求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对中国外交传统和实践的总结与继承;是在世界大变革时代对如何推进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积极回应。
探究“结伴不结盟”,需要厘清何为“伴”、何为“盟”。“伴”即伙伴,《辞海》解释“现在泛指共同参加某种组织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人”;“盟”即联盟,权威工具书《国际军事与防务百科全书》将联盟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通过集合他们的国力以增进安全而建立的一种长期的政治与军事关系”。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苏长和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结盟是‘找敌人’的旧国际关系思维,结伴是‘交朋友’的新型国际关系思维。”他曾撰文指出,21世纪的大国关系竞赛重点是比“交朋友”的结伴速度而不是“找敌人”的结盟速度。结盟政治把国际政治文化搞坏了,是一种向下竞争的互害思维。结伴政治是营造国际政治的信任文化,大家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一种向上竞争的互利思维。
值得注意的是,结盟关系中的“盟”与欧盟、东盟、非盟等的“盟”有本质区别。“区分两种‘盟’的重要因素是,是否设立假想敌以及是否具有开放性。”北京师范大学金砖国家合作中心主任王磊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同盟关系是冷战时期的产物,针对第三方,关注政治、军事合作,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本质上体现了零和思维、冷战思维。而欧盟等是在经济要素驱动下形成的一种区域合作模式,聚焦经济合作,具有开放性。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习主席向世界的庄严宣告言犹在耳,这是对新中国70年发展道路的高度总结,也是对新时代中国对外交往理念的庄严宣示。
和平发展是人间正道,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历来爱好和平。中国人自古就认识到“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国泰民安”“睦邻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传,可以说,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尤其近代以来,战争和动荡给中华民族带来的苦难依然让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热爱和平一直是中国人民孜孜不倦的追求。
外交是历史文化的映射。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结伴不结盟的国际交往原则,既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更是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是对新中国外交传统和实践的总结与继承。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逐步认识到不结盟的重要性。1953年,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国不结盟的决心。1993年,中国与巴西建立首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自此,中国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渐次铺展。
“结伴不结盟”是中国从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国与国交往新路径,以维护和平与发展为目的,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目标,体现了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2014年,习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为中国的伙伴关系战略指明方向,中国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构建进入新阶段。
2019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在上海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后,同与会外国领导人共同巡馆。 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结伴不结盟”政策,构建全球范围的伙伴关系,是中国实现发展的现实需要,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事实上,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结伴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功不可没。
数字是最好的证明: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全球1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最大贸易国、连续13年稳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我国贸易伙伴数量由1978年的40多个发展到2018年的230多个……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不搞唯我独尊、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不搞以邻为壑、恃强凌弱的强权霸道,妥善管控矛盾分歧,努力实现持久和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习的一席话道明了中国倡导的伙伴关系的深刻内涵。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同志在纽约联合国大会上就阐明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永远不称霸。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习主席再次强调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是对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和发展,为当今世界处理国与国关系提供了新模式。
当前,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愈益展现出大国担当,在完善全球治理方面,贡献了一系列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在全球经济发展方面,“领头羊”的地位和作用愈加显现;尤其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等国际组织和合作平台方面,中国的引领作用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对中国的种种非议甚至歪曲、诬陷时有出现,“”也被一些人挂在嘴边,中国结伴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受到了质疑。
“结盟可以理解为签署‘婚约’,规定各方义务。中国主张建立的伙伴关系,强调事务合作,即在有共同利益的问题上展开合作。‘结伴不结盟’可以理解为中国在原则上与西方不一样,中国不主张单边主义和一家独大。”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具体的组织里面,实力决定地位。中国在主观上不追求独大,而是强调合作。但在具体组织里,实际的分量决定了中国的作用比较突出。
打造更加完善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是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大任务。中国倡导的伙伴关系具有以下鲜明的特征:寻求和平合作、坚持平等相待、倡导开放包容、强调共赢共享。
与世界各国广交朋友,维系友好关系,使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更加畅通频繁,为实现互利共赢创造了积极环境;保持独立自主,不与其他国家、组织结盟,使中国独立、灵活地作出最符合国家利益的决定,为进一步谋求繁荣发展创造了空间。
“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在刚刚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主席向全球发出邀约,倡议应该坚持以开放求发展,深化交流合作,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坚决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旧有的国际治理体系已经无法应对新形势新挑战,世界迫切需要新的选择和新的方案。面对来势汹汹的大变局,习主席站在时代潮头,把握时代脉搏,给出中国答案,贡献中国智慧。
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
习主席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在国际和区域层面建设全球伙伴关系,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在全球化时代,没有必要搞‘敌友外交’,而是要多结伴、不结盟。”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陈志敏表示。
“合作是路径,共赢是目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阮宗泽表示,合作共赢理念无疑是中国外交的核心内涵,它符合21世纪的世界潮流,是通向和平与繁荣的道路。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国的发展是历史必然,合作共赢是各国人心所向。”中国的交往智慧正在现实中得到印证。
——大国关系。中俄之间找到了两个大国最适合的相处之道。自1992年起的20年里,中俄关系完成“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建设性伙伴关系”“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四连跳”,一步一个台阶,逐级登高。中美致力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关系。中国同欧盟进一步深化互利共赢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巩固中欧合作总基调。
——周边外交。“百金买屋,千金买邻,好邻居金不换。”中国按照“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解决了大多数历史遗留问题。秉承“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精神的上海合作组织,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成员国经济合作提供了机制保障。
——与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我国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实现整体合作机制全覆盖,形成携手并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迄今,中国已向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发展援助,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700多人为他国建设与发展献出了宝贵生命。
——“一带一路”倡议成为践行伙伴关系的最佳平台。6年来,中国已经同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197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总额已经超过了6万亿美元,投资超过了800亿美元。中国同沿线个境外合作园区为当地创造了将近30万个就业岗位,给各国带去了满满的发展机遇。
“友也者,友其德也。”中国秉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交友之道”,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收获了世界赞誉。
“中国的结伴政策具有合理性与创新性。”俄罗斯独联体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叶夫谢耶夫说,“中国走出的新型国与国交往之路令人欣喜,堪称典范。”
塞内加尔中国问题专家阿达玛·盖伊认为,这是建立在双赢、多赢基础上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与各国建立形式多样的伙伴关系,让各方都可以从这一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中获得更多好处。”
波兰科学院政治事务研究所亚太中心主任瓦尔德玛尔·加克表示,这种兼具和平与包容的伙伴关系,是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将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
习主席指出:“中国在国际上磊落坦荡。中国人民不仅要自己过上好日子,还追求天下大同。”“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前方是坦途还是荆棘,我们都要弘扬伙伴精神,不忘合作初心,坚定不移前进。”展望未来,中国愿同合作伙伴在追求幸福生活的路上携手构建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李婷对本文亦有贡献)
从1949年到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70年的风风雨雨,中国领导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一切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中国为什么能?中国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来自哪里?世界充满好奇,时代不断追问。
人民网重磅推出“70年70问”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寻找历史性成就蕴含的“中国基因”,破解历史性变革背后的“中国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