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打造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发布:小编 浏览:

  本报讯(记者 钱宏斌 通讯员 张娟 屈小平)日前,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公布2024年第二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续报名单,姜堰区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成功续报。

  姜堰区三水街道小杨村井贤家庭农场540亩小麦即将迎来丰收,麦田边竖了几十个标牌,上面标明麦子新品种名称。“种子是农业科学的‘芯片’,是建设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保障。”姜堰区农业农村局作栽站站长、金年会官方网站首页入口推广研究员吴爱国说,姜堰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从种子抓起,近年来依托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健全“阶梯式”的稻麦新品种“引试繁推”机制,不断提升稻麦良种应用率。今年,姜堰水稻优质食味品种占比99%以上,优质专用小麦占比100%。

  井贤家庭农场是省现代农业(稻麦)产业技术体系姜堰科技综合示范基地,每年展示稻麦品种约40个,筛选出综合表现最佳品种示范种植。比如,该农场目前大面积种植的优质中强筋专用小麦“苏隆128”,具有产量高、加工品质好等优点,推广示范后,今年全区种植面积约8万亩。姜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牵头组织种植大户与面粉加工厂签订种植协议,按照优质优价协议,每公斤比市场价高0.2元,预计增加农户种植效益约600万元。

  种植管理是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的重要环节。姜堰建成高标准农田52万多亩,大力推动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实行统一种子供应、统一配方施肥、统一农药使用、统一生产标准、统一订单收购、统一品牌销售。同时制定系列管理制度,明确从种到收的标准化技术,配齐田间物联网,视频监控农作物生长环境、病虫害等,建立农技在线、农技智能管理、质量安全全程追溯系统,实行数字化二维码档案管理,实现了从田头到餐桌层层把控。2019年入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姜堰大米”,前不久又入选首批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如今,按标准种植的“姜堰大米”种植面积30.2万亩,客户扫码便知产地基本情况、农资产品投入、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营养成分等信息。

  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筑牢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的基本盘。姜堰联手科研院所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药肥双减前沿技术研究,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中下游水稻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等重大研究课题,集成推广水稻“种苗处理+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果蔬“清园控害+综合诱杀+生化调控”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优先使用绿色防控产品,推进健康栽培,强化生态控害,降低农药使用强度;深入推进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如今全区13个镇街都建立了1个千亩以上的省级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和百亩以上的省级果蔬绿色防控示范区。全区稻(麦)种植面积约43万亩,其中绿色防控示范区辐射面积70%以上。

  “好品种、好技术、好管家,环环相扣构建粮食生产全程绿色产业链,合力打造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姜堰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学明说,自2014年以来,姜堰区坚持将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提升质量、稳定总量、优化结构为重点,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工作。截至目前,姜堰区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规模42万亩,覆盖所有镇街,对接泰州市万福米厂等12家绿色食品稻麦加工企业,年产绿色食品9万多吨,是泰州地区面积最大的绿色食品(小麦、水稻)原料供应基地。全区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绿色食品65个,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13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91.52%,位于全省前列。下一步,该区局将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绿色食品品牌含金量,全力打造“姜味食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做大做强绿色食品产业。


本文由:金年会装饰装潢装修家装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