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团队|Design Team

当前位置: 金年会_金字招牌(中国)官方平台 » 荣誉资质 » 专业团队

本报独家专访“天宫二号”科研团队中的高平人——张伟

发布:小编 浏览:

  中秋佳节,月圆之夜,天宫二号成功飞天,令世人瞩目。这是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天宫二号的科研团队中,有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是咱晋城高平人,他就是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战略规划室主任张伟。日前,本报记者对张伟进行了独家专访。□本报记者 李芳

  1993年高平一中毕业后,张伟考入太原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学习。在本科期间,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名列前茅,并积极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如演讲比赛和卡拉OK大赛,曾任系学生会科技部部长,毕业时获得“艰苦奋斗、勤奋学习”十佳标兵称号。

  1997年,张伟考入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专业攻读研究生,1999年获得提前攻读博士生机会,师从著名飞行器制导专家祁载康教授攻读飞行器设计专业博士生。导师的言传身教,对他产生了深厚的影响,更加坚定了他的理想。

  2003年6月取得博士学位后,张伟留在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任教,从事毫米波雷达系统相关的研究工作,工作期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国防科技进步奖一项。研制的雷达导引头测试系统至今仍在兵器某所服役。

  2010年11月——2011年11月,张伟获国家留学基金支持,公派到英国伯明翰大学访问学习一年,与国外导师合作开展了先进汽车电子相关的研究工作,获得项目资助方路虎公司的高度赞誉。

  2012年加入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开始了载人航天事业之路。

  天宫二号发射的当天,张伟应邀走进腾讯视频直播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天宫飞天的使命进行了解读。当天,全国1800万观众收看了腾讯网络直播,直播结束后短短一天时间,张伟解读未来空间站的一段视频,点击率逼近百万,张伟也因此成了“明星专家”。

  与张伟同时走进腾讯直播间的都是重量级的人物,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专家石泳,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国家一级演员林永健。张伟和石泳为网友们带来有关载人航天工程“通俗易懂的科普”,让科学变得不再神秘。

  平日里不善言辞的张伟,一提到载人航天工程就侃侃而谈:航天员在太空怎么洗澡?如何在失重环境下确保骨密度不减?冷原子钟、伽玛暴偏振探测、空地量子密钥分配试验等未来将怎样影响百姓生活……张伟通俗的解读,使这些在国际上都处于尖端科学领域的研究项目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变得亲切起来,生动起来。

  也许是对未来更加期待吧,张伟在节目中通过VR虚拟展馆对网友介绍我国未来载人空间站的任务规划的一段视频受到网友热捧,短短一天时间点击率逼近百万。

  “我认为视频点击率这么高,不是说明我讲得好,而是说明公众对我国未来的载人航天事业非常感兴趣,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转变抱有积极的希望。”张伟一如既往地谦虚,他说,由于日常工作太忙,上节目前没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主要是现场发挥。网友对载人航天工程的热情超出了他的预料,这也成为了他们前行的动力。

  在人们的心目中,科学家都是两鬓斑白,满头银发,事实并非如此。张伟所在的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是一个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4岁。这些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勇于创新、肯吃苦、肯奉献,常年加班加点工作,却毫无怨言。

  作为战略规划室主任,张伟的主要工作是空间科学项目的规划与遴选,他曾参与天宫二号总体研制、集成测试、应用任务论证等工作,长期从事载人航天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参与国家空间科学“十三五”规划的制定、载人航天中长期发展规划论证、国家航天强国建设战略研究、我国空间开发战略研究等。此外,张伟和他的团队还进行空间应用新概念新技术的预先研究。

  张伟告诉记者,科学研究只有默默无闻地奉献,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对他来说,最难的就是动员国内的顶级科学家来参与载人航天空间研究了。

  张伟和他的团队目前正在进行未来空间站工程空间应用任务规划论证工作。他们已组织国内60多位院士,数百位一流专家学者开展了载人空间站空间应用任务的规划论证,面向全国征集了500多个项目,经过专家评审遴选出数十项体现国际前沿和战略高技术方向的首批空间应用项目。张伟透露,相比天宫二号的14项实验任务,未来的空间站承担的任务要多得多,预计最终将达上百项。

  电影《地心引力》中的一幕,相信大家都记忆深刻:美国宇航员在中国太空站的帮助下,顺利返回地球,那一排排写着中文的按钮让人热血沸腾,而这即将成为现实。

  张伟介绍,2018年——2022年,我国将依次发射载人空间站核心舱、实验舱I和实验舱II及光学舱,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空间站将成为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和新技术试验的重要基地,在轨运营10年以上。到2024年,有望成为全世界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

  载人航天事业并非神秘莫测、高不可攀,而是与大众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张伟举例说,比如,天宫二号上安排了三个进行地球观测的设备,持续进行海洋、大气和环境的监测,会为地面气象预报提供数据,提供自然灾害的预警,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天宫二号上安排的高精度冷原子钟,未来可为导航定位系统提供高精度时间频率基准信号(3000万年误差小于1秒),有效提升导航定位系统的精度,这些都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张伟指出,未来中国的载人空间站发射后,有望产出一大批国际前沿的重大科学成果,突破一批战略性核心关键技术,获得无法估量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例如,开展国际前沿的量子调控与光传输研究将有力促进世界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甚至引发通信革命。

  空间科学研究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张伟介绍说,比如空间生物学研究应用方面,可以为培育优良物种、探索疾病机理、研发生物药物、改进人类健康而服务;微重力流体与燃烧研究应用方面,可以促进新型清洁能源开发、改善地球环境;空间材料研究应用方面,开展空间材料加工、先进材料制备等研究,探索和揭示材料物理和化学过程规律,可以改进地面材料加工与生产工艺,研发与生产先进材料,推动工业技术进步。

  “大家可能不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方便面、耐克鞋气垫都是从航天员的食物和穿戴用品中民用化而研制出来的,而先进超声诊断与远程医疗技术等更是空间研究给人类带来的福音,国际空间站开发的靶向药物输送技术已经用于乳腺癌治疗临床试验,预计将获得广泛应用。”张伟表示,“科学发展、技术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服务国家、造福民众。”

  在很多人看来,科普是枯燥的、乏味的,由于缺少发声渠道,担忧被媒体曲解等,许多科研工作者鲜少参加科普活动,但张伟却乐此不疲。

  为什么要利用载人航天开展空间科学应用活动?我们在空间开展哪些空间科学和应用活动?我们要发展哪些技术,如何把这些技术和成果转移转化从而造福人民?今年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当天,在中科院组织的系列科普活动中,首都多所学校的学生走进空间应用中心,张伟就学生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绘声绘色的讲解,激发了青少年对载人航天和空间科学的浓厚兴趣。

  这只是张伟参加科普活动的一个缩影。他长期面向大、中、小学生开展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方面的科普教育讲座,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用不同的方式去讲解,他推广的“卖萌”式科普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追捧和喜爱。

  比如在给小学生讲解人体在太空中会发生骨流失的现象时,就打比方说“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平衡就好比盖房子的同时也在拆房子,但在太空中拆比盖要快”,孩子们很轻松地理解了深奥的道理。

  金年会官方网站首页入口

  近期,张伟和他的团队又推出了国内首部航天“微视频”——《太空实验大管家》,这是一集3分钟的黑白手绘短视频,让人们了解太空实验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张伟表示,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科普,这也是科普推广的一项突破和创新,科普宣传也可以是既“萌”又有趣的。

  很多70后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位“科学家”,张伟也不例外。在高平唐安丝厂的操场上,他曾无数次地仰望星空,因为那儿有他的梦想。

  正是在童年梦想的激发下,张伟在求学过程中一直刻苦努力,希望未来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能够站在科学技术的最前沿。

  2012年,获得博士学位并在北京理工大学任教八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张伟接触到载人航天事业,他发现,这个事业代表着国家科技的最高水平,对国家科技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不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事业嘛,能为国家的重大工程呕心沥血、贡献力量太有意义了!”张伟没有犹豫,一头扎进中科院的大门,在浩如星海的科学殿堂里孜孜不倦地游弋着,钻研着,“苦并快乐着”。

  张伟出生在高平唐安丝厂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之家,父母对工作的认真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家乡人民勤劳、淳朴、诚实的品质感染着他,他说,“是这片黄土地赋予了我做人的品质”,让他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努力做到最好、追求完美。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张伟的业余时间几乎全部用来学习新的科学理论(如量子物理理论)、颠覆性创新的技术(如人工智能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相关的书籍。同时,为了加强对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律的准确判断和分析,他还认真钻研哲学、方法论等人文科学。为了做好科学普及工作,还要阅读很多世界著名的科普书籍,如G·伽莫夫著的《从一到无穷大》。当记者问及有什么业余爱好时,张伟坦称,因工作繁忙,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工作和学习,因此“除了读书,已无法保留其它任何爱好”。

  “当你做出重大科研成果时获得的巨大成就感,其它任何快乐都无法替代。”提及当下人们热议的有关科学家与明星收入差距巨大的话题时,张伟的回答出乎记者的意料:“我觉得不必去将明星的收入与科学家的收入进行对比,行业不同,衡量标准也不同,科学家做科研工作是基于兴趣,最重要的是工作中得到很多的快乐。”张伟说,个人的价值能够在工作中得到体现,能够得到大家的尊敬,这是科研工作者的优势。任何事情只要全身心地付出,做事做到极致,做到顶尖,自然会得到回报。


本文由:金年会装饰装潢装修家装公司提供